产品详情
絮凝剂加药装置的设备规格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、处理水量、药剂投加量等因素来确定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备规格参数:
加药箱容积:
常见的有 500L、1000L、2000L、5000L 等不同规格。小型污水处理厂或工业废水处理站可能会选用 500L - 2000L 的加药箱;而大型的市政污水处理厂则可能需要 5000L 甚至更大容积的加药箱,以满足较长时间的药剂储存和投加需求。
计量泵流量:絮凝剂加药装置设备规格
流量范围一般从几升 / 小时到数千升 / 小时不等。例如,在一些小型的饮用水处理系统中,计量泵流量可能只需 5 - 50L/h;而对于大型的工业废水处理项目,根据药剂投加量的要求,计量泵流量可能达到 500 - 5000L/h 甚至更高。
计量泵压力:
通常在 0.2 - 2.0MPa 之间。如果加药点距离加药装置较远,或者需要克服较高的管道阻力和液位差,就需要选择较高压力的计量泵。例如,在一些高层建筑的二次供水加药系统中,可能需要 1.0 - 2.0MPa 压力的计量泵,以确保药剂能够顺利输送到用水点。
搅拌机功率:
一般在 0.18 - 5.5kW 左右。对于小型的加药箱,搅拌机功率可能只需 0.18 - 0.75kW;而对于大型的加药箱,为了保证药剂与水充分混合,可能需要 3 - 5.5kW 的搅拌机功率。
设备外形尺寸:
以常见的一体化絮凝剂加药装置为例,其外形尺寸可能从长 × 宽 × 高为 1.5m×1.0m×1.8m(小型)到长 × 宽 × 高为 5.0m×2.5m×3.0m(大型)不等。小型装置可放置在室内的加药间,而大型装置可能需要单独的设备间来放置。
加药精度:
一般要求达到 ±1% - ±5% 的精度。在一些对药剂投加量要求严格的场合,如电子工业废水处理、制药行业的污水处理等,需要加药装置具有较高的加药精度,以确保处理效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。
不同厂家生产的絮凝剂加药装置在具体规格上可能会有所差异,在选择时需要根据实际工程需求进行详细的计算和选型,以确保加药装置能够满足絮凝剂投加的要求,保证水处理效果。
性能特点
自动化程度高:可根据实时水质数据和设定的参数,自动调节絮凝剂的投加量,实现精准加药,无需人工频繁干预,提高了水处理的稳定性和效率。
计量精确:配备高精度的计量泵和计量系统,能够将絮凝剂的投加量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,避免了药剂的浪费和过度投加,降低了处理成本。
运行稳定可靠:采用优质的设备和部件,具有良好的耐腐蚀、耐磨损性能,同时具备故障报警、自动停机等保护功能,能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。
工作原理
储存和搅拌:絮凝剂以干粉或液体的形式储存在相应的储存容器中。对于干粉絮凝剂,通过螺旋推进器将其送入预混器与清水进行预混,被湿润的物料再进入配制槽进行稀释,并通过搅拌器搅拌,按要求浓度进行配制;若为液态絮凝剂则由螺杆泵直接投加到配制槽中搅拌均匀。絮凝剂加药装置设备规格
计量投加:配制好的絮凝剂溶液通过计量泵,按照设定的流量和压力被输送到处理系统中的指定位置,如混合池、反应槽等。计量泵的投加量可根据水质、水量等参数进行精确调节,确保絮凝剂的投加量与处理需求相匹配。
混合和絮凝:絮凝剂在混合池中与待处理的水体充分混合,通过水力或机械搅拌等方式,使絮凝剂均匀分散在水中,与水中的悬浮颗粒、胶体等杂质发生絮凝反应,形成较大的絮状物。
沉淀和去除:混合后的水流进入沉淀池,在重力作用下,絮状物逐渐下沉至池底,实现与水的分离,从而达到去除水中杂质、降低浊度的目的。上清液可进一步进行后续处理,沉淀在池底的污泥则可通过排泥设备排出。